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促使台灣客家族群集體意識的形成與覺醒,亦使人意識到客家語言及文化迅速流失等問題。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客庄人口大量流向都會地區,加上客家文化在都會地區認同感不足、華語強勢致客語使用機會稀少;使得臺北市雖是全臺客家人口比例第九高的縣市,客家隱形化的程度卻也相對地高,同時隱形化程度愈高,客語能力則愈低。

有鑑於此,「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轄下-推廣教育中心,成立【臺北客家書院】以「傳承客家文化」為核心價值,同時以基金會管理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據點,建構完整的客家終身學習體系為目標,服務學區廣布臺北市各區;積極培養客家文化內涵之人才,建構都會客家終身學習的環境,以此提供顯性客家族群一個具客家認同感之場所、發掘隱性客家族群,並提供非客族群接觸了解客家文化的機會;並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交流,增進大眾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投入。

為發掘都市顯性、隱性及非客家族群之風貌,106年以「新工藝」、「新藝術」、「新農業」、「新風尚」等四大領域為課程規畫主軸。冠以「新」區別於傳統客家原鄉文化,凸顯客家文化與都會區的生活習性、文化特色融合後所呈現的特色;並在課程及師資的召集上,撤除「僅限客家身分」此一限制,而擴大為具有客家認同或客家關聯者,強調台北都會多族群的共融文化。

111年起則歷經後疫情時代的轉型策略、投件課程的多樣性增加,與應對學習資源集中的台北都會區在教學上逐漸興起的整合型學習,遂將原四大主軸改增為「客家新興議題、「客家跨域共學」、「客家技藝傳承」、「客家表演藝術」、「客家語言及文化」的新五大主軸,以符合課程分類;並連結體驗、展演、手作、影像、唱遊等元素,強調「跨界合作、城鄉串聯、社群共創」等精神,同時與傳統文化碰撞,激發各色火花,引起大眾對於客家文化於傳統之外的想像與共鳴,成為都會客家終身學習之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