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客家生活陶瓷藝術
113年度第1學期 B-3客家生活陶瓷藝術
課程資訊
講師:王秀琴
日期:2/21-7/3
時間:18:00-21:00(三)
地點: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B1地下室(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 95 巷 1 號,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3號出口步行3分鐘)
時數:54小時/3學分
費用:原價3,000(報名費200+場地費400+學分費2,400)。早鳥1/17前特價2,800元。早鳥+5折身份優惠價為1,600元。
1. 早鳥優惠「免報名費200元」(1/17(三)17:00前繳費完成)
2. 五折係指「學分費折半」,實際收費為:(學分費÷2)+報名費200元+場地費400元
3. 優惠身分:
(1)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文件及其必要之陪伴者1人。(需各繳一份折價後的學費)
(2) 滿65歲(含)以上長者。
(3) 低收入戶。
(4)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志工。(現任)
(5) 「112年第2期開課班級」之班代。
(6) 台北通APP虛擬退休證-北市府退休公教人員特定優惠。(紙本恕不受理)
報名:https://ssl.thcp.org.tw/events/869
1/8(一)10:00開放大眾報名。
材料費:約2,000元(上課與老師討論繳交)
客家元素設計
從民俗活動(過年紅粄祭祖祭灶/義民節/人日節點燈/杯花舞舞杯/瑞獸青獅/燒香點燭)開始延伸到生活器物的運用,並運用陶瓷媒材將生活中自然之物裝填入生活中。讓客家生活的民俗信仰與節日文化中的器物,藉由陶瓷媒材來呈現。
在陶瓷捏塑之間讓學員透由學習交流更加認識與了解客家惜福愛物的簡樸文化與客家族群信仰與慎終追遠的精神延續,除了技藝加上智慧傳承之藝術價值更值得保存與推廣。
結合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環保+SDG12責任消費生產
陶瓷生活器物循環重複使用
陶瓷原料取之於自然,燒結成器物可循環重複使用。
生產、使用皆符合永續環保。
回歸自然取代一次性塑化塑膠碗/盤/杯用完即丟,產生的垃圾量汙染外更影響整個大環境。
課程介紹
運用淺顯易懂的技法讓學員輕鬆動手做陶,這學期除了生活器物外,還融入客家民俗文化的習俗圖騰為元素,以陶瓷媒材為創作呈現多元之樣貌,讓學員以自然為師發揮人創意,讓生活器物變成是身心靈釋放的媒介。
透過陶藝課程學習陶瓷器皿的製作技法,將生活藝術美感融入作品中,完成具個人特色的創作品,除了增進陶瓷技術與美感欣賞,並安排校外參與客家民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客家常民生活百態與陶瓷藝術文化而達到互相了解與交流之目的。
課程目標
現代客家飲食文化的傳統與創新,從家開始延伸的生活器物運用陶瓷媒材將自然之物裝填入生活中,讓客家的生活文化中的食、衣、住、行、育樂藉由陶瓷媒材來呈現。在陶瓷捏塑之間讓學員透由學習交流更加認識與了解客家惜福愛物的簡樸文化與客家族群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方式
講述教學與實作並進、學理/鑑賞/運用/實作等並行
選課要求
對本課程有興趣之學員熱愛手作與藝術創作對陶瓷藝術手做感興趣者並自備基礎工具(或開學由班上團購)
講師經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 藝術碩士畢業
現任:
游藝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陶藝/花藝設計與教學
崇光社區大學 生活陶瓷製作與運用 講師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陶藝協會 第十五屆理事長
台北陶藝學會 監事
台灣陶瓷雕塑學會監事
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