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客家彩繪品生活

 

113年度第2學期   C-1客家彩繪品生活

課程資訊

講師:胡芳瑄

日期:7/25-11/16

時間:14:00-17:00(四)

地點: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5巷1號,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時數:54小時/3學分(18週/3小時)

費用:原價3,000元(報名費200+場地費400+學分費2,400),早鳥優惠請上主題公園官網查詢。

報名:https://ssl.thcp.org.tw/events/982

材料費:約1,000元(上課與老師討論繳交)

客家元素設計

生長在山林中的客家人,因地區發展對山裡的自然景觀、花卉植物,客家人對花卉、植物總是有著一些特別的情感,而其中也隱藏著一些祝福。客家人的生活與「花」脫離不了關係,不管是一般的生活,或是祭祀,都會運用到花卉,因此這些客家庄中,每戶人家都各自種植著一些花草,這些融入在客家生活,處處飄散著清雅香氣的花朵,花卉種類也會有些許的不同。將生活上較常見到的植物整合起來,賦予一個意義深遠被稱之為「客家九香」,並且與在地人編織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有風俗民情。
客家九香,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很多種花的香味,但他並不單只有九種,甚至會因為地區不同,花的名字,並取象徵多數的「九」,同時與「久」同音,意味著多數與長久的意思,這就是客家九香的由來。
這次的教學作品我們把客家人常用的色彩放入其中,利用窗花的形態將花卉畫在提盒上,每個圖案都有代表當時的客家人對生活的期待與向往,花卉與水果各有各的代表意思,像是大紅色的新丁花被賦予新丁旺盛的象徵意義,大紅的新丁粄配著大紅的新丁花,這紅艷的熱鬧景象,是六堆人對於人丁興盛的期望,祈求整個村庄未來一年的興旺。

結合永續發展目標

將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與Bauernmalerei(農村繪畫)結合起來可以是一個有趣的藝術和文化項目,旨在傳達可持續發展的訊息並引起人們對環境和社會議題的關注。
(1)創作一系列的Bauernmalerei畫作,每一幅畫都代表SDGs中的一個目標或子目標。每幅畫可以通過客家農村風景、客家農民生活或客家農產品等元素來呈現相應的可持續發展主題。例如,一幅畫可以以可持續農業和食物安全為主題,另一幅畫可以關注清潔水和衛生設施。
(2)利用這些畫作作為教育工具,舉辦展覽或工作坊,向人們講解SDGs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這可以幫助提高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認識,並激發他們參與相關的行動。
(3)促進具有可持續性意識的藝術創作,鼓勵藝術家使用可再生資源和環保材料進行創作。同時,將Bauernmalerei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可以反映客家傳統技藝的保護和傳承。
(4)鼓勵當地社區參與這一客家藝術項目,例如,讓客家農村社區的居民參與創作,以反映他們對SDGs的看法和擔憂。這樣可以確保畫作反映當地的需求和價值觀。
(5)如果有合適的平台,可以將這些客家文化與Bauernmalerei結合的畫作出售,並將收益捐贈給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慈善組織或項目。
總之,結合SDGs和Bauernmalerei可以創造出具有深刻意義的客家藝術作品,同時也可以用客家藝術的方式向人們傳達可持續發展的信息,鼓勵他們參與實現這一全球議程。這樣的藝術項目有助於引起對可持續性問題的關注,並激發積極的行動。

課程介紹

SDGs是全球性的課題,珍惜資源也是我們努力的一部份。
一般在木器家俱上畫上彩繪的物品也很多,包括德彩。不是都非要使用新的木器才能畫,使用舊傢俱或箱子也是可以讓扔掉就會變成垃圾的東西美麗地復活。而德彩就是專門用來表現老舊感的彩繪,將舊物變美麗與SDGs最棒的實際運用喔!
不僅是木頭,德彩也可以畫在各種材質上。一起加入彩繪品生活班,從身邊找出可以畫出來的材料,進行設計,使其重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課程目標

Bauernmalerei起源於16世紀,在歐洲也是快失傳的技法之一,目前台灣會此技法的人並不多,為了將客家文化與世界連結,胡老師將用Bauernmalerei的技法與客家元素做個跨領域的創作,帶領任何對畫畫有興趣的學員,透過Bauernmalerei的技法也能畫出客家風味的作品。

教學方式

先跟學員介紹Bauernmalerei的歷史起源,介紹客家文化與風俗習惯,客家人對生活的態度細節很多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傳承下去的(越是深入了解越是讓人佩服),技法的示範教學與講解,如何把舊物創作出不一樣的味道。

選課要求

對藝術方面有好奇心者,不會畫畫者歡迎加入。

講師經歷

台灣第一位拿到Bauernmalerei德語圈傳統彩繪師資證書
目前在培育數位種子老師,拿到師資資格的種子老師們也在各縣市教課中
2019加木,作,家15+1木藝聯盟成果展彩繪藝術

課表

 
 
 
Hakk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