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論壇| 如何測量家的寬度?臺北客家青年精神療癒所

 
940x634 px-1081116.jpg

以「如何測量家的寬度?臺北客家青年精神療癒所」為題,我們邀請了多位苗栗及臺北的客家年輕人,拉出「家鄉」、「都會」兩大主軸──家鄉意指每個人原初的血脈和歸屬、都會則為北漂青年求學求職的臨時居所──,是家還是客?

邀請大家停看聽,一探青年世代的困境與矛盾,一起將這個「家」作為一個雙方共同填補與對話的容器。

活動主題:

家在中文的語境中,既是私人生活的空間,也是指著共同生活在這空間的人。如果從場域的觀念來看,家鄉也指涉著每個人原初的血脈和歸屬。

但當生活在現代大城市當中時,與家鄉的距離拉遠了,當中緊湊的生活中度過一生,人猶如在既定的路程中漫遊。是家還是客,兩者的邊際逐漸趨於模糊。然而,跟著在主流社會刻劃出來的家,卻也出現距離。

藉由座談的方式,討論都會地區的認同可能性,以及遇到的現實問題。

時間地點:

時間:108年11月16日(六)13:30-17:3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巷仔內教室

      (108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近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

免費限量報名:

https://reurl.cc/M7bgN3

主持人:

蔡念儒(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研究助理)

與談人:

*吳勁毅:現任台灣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身為從桃園移居到花蓮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部落十多年的客家人,也擔任太巴塱部落組織的幹部,有著多族群的全貌視野。

*邱星崴:耕山農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老寮Hostel創辦人,現亦擔任台灣台三線客家文化生態旅遊策略協會理事長及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

*許智雄:曾執行三灣梨果樹認養計畫,現為苗栗縣三灣鄉內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魏子鈞:萬華客家人,現為文化部青銀合創計畫咱兜萬華計畫青年。

*林辰:苗栗市客家人,就讀大學後往返苗栗與台北,現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生。

*胡均立:台北客家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畢,《涯話》客語手機鍵盤計畫 負責人。

主題規劃:

一、  浪漫與鄉愁:文化產業和原鄉連結

13:30-15:00 

近年來,文化創意成為呼喚大家返鄉回家的方式。大家覺得可以透過美好的印象,打造家園,於是地方文創商品、地景意象和文化節慶遍佈各地。然而,這是否拉近城鄉的距離?跟族群認同的關係?是否創造返鄉生活的契機?大家的感覺是如何?

關鍵字:文化創意、返鄉生活、地方產業

二、  誰的城市誰的家:都會地區的世代認同

15:20-16:50 

過去討論族群,無論客家還是原住民,總是在原鄉當中討論。但是當大家都搬到都市中定居,在這裡完成人生階段時,這對自我的認同意義是什麼?大家會覺是否重要?生活教育要做什麼文化傳承?

關鍵字:文化傳承、家庭教育、認同

三、  綜合討論

17:00-17:30

開放大家一起討論在都市中,家與文化認同

 
Hakk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