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依山綠廊帶上的流域學校

2017
依山綠廊帶上的
流域學校

106年度第2學期
2017 To be a River School

 
 

踏查工作坊|我們的家,從河壩來

2017.6.3(六)-2017.6.4 (日)

為探索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中心的幾條舊水路之現今空間面貌,以及在上面的客家人群聚之地,我們邀請許多台日的精彩案例作為借鏡,並有將近一天的戶外踏查,試圖思考舊水路再利用,以及此空間上的綠空間活化之可能。

課程資訊

講師|甘俊二、陳朝政、陳重維、張琬珮、劉哲瑋、詹育芳
日期| 2017.6.3(六)-2017.6.4 (日)
時數| 14hr
費用| 500元(兩天課程含講師費、餐費、材料費、講義費、保險費)
詢問| 02-23691198#322 張小姐

課程內容

(1)認識都市隱藏的水路、打開都會區被遺忘的水路
(2)台灣經驗:千里步道協會「綠點、綠道、綠帶:都市生態綠網計劃」、經典工程顧問公司「重現綠與水」、大安社大「都市水文化復興—大安社大水圳文化導覽志工的營造經驗」
(3)日本經驗:源兵衛川整治與民眾參與
(4)戶外踏查:製作都市水路綠廊帶地圖

 

課程介紹

作為一個在城市邊陲遷徙、傍水而生的「移居者」,客家人在臺北城的家,緣起河壩,他們在多元族群交匯的臺北城南,所留下/打造的水文知識、飲食文化等生活空間,形塑這個地區的蓬勃發展。

如今,我們想探索,這條歷經時代變遷的都市客家路線,現今的空間面貌;因此,我們以鄰近新店溪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中心,追本溯源,以「舊水路踏查」為本,將踏查空間延伸至紀州庵文學森林、臺大校區、臺師大校區、河濱公園等地之周遭街區,從面到線到點,循著水圳遺線,追尋流域文化的身世,也思考其中的空間環境改善方案。

除了踏察,我們也認為,汲取我輩經驗同等重要,邀請臺大生物環境工程系名譽教授甘俊二、千里步道、大安社大的水圳文化導覽志工小隊、依山小綠洲團隊,分享他們於水利疏浚、都市綠帶串聯、引領都會人親水的經驗;也特別邀請正在日本源兵衛川ground work實習的琬珮,分享渡邊豐博先生的農田水利、社區營造之跨國經驗,期待集結眾人之力,嘗試整理出「當代都會客家綠廊帶」所需的養分。

#學習藍帶標點與綠廊帶標點
#是否有打開水溝蓋的可能
#會有隱藏版的都會型濕地嗎
#瑠公圳
#源兵衛川
#好不容易邀請到的甘俊二老師

workshop-106-2-我們的家,從河壩來-3.jpg
 
 

課表

 

6/3(六)

6/4(日)

 
 
 
 
 
DO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