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活植南—行動思考篇:城鄉願景工作坊
A.城鄉願景工作坊👩🏫
▎日期:11/21(六)-22(日)10:00-17:40 共六堂
▎地點:書屋花甲(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07巷42號)
▎聯絡:02-23691198#324 陳小姐
▎費用:免費。
🙆♀11/21(六)、11/22(日)的活動已為您貼心準備午餐喔!🙆♀
▎報名資訊: https://www.surveycake.com/s/Qmkbo
▎內容流程:
》11/21(六)
01 10:00-12:00│台北客家X山林產業與聚落發展史
►淺談臺北市南區各時期的客家移民概況│彭啟原(客家文史工作者)
02 13:30-15:30│都會客家社群營造X資源調查
►社區想像分享XOpen Green│黃芳惠(綠點點點點/共同發起人)
03 15:40-17:40│戰後台北客家遷徙X勞動與社群文化
►成為台北客家人:世居與移民│羅烈師(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11/22(日)
04 10:00-12:00│客庄聚落X友善合作社
► 食農合作經濟的創新與挑戰│謝昇佑(社會企業「好食機」創辦人)
05 13:30-15:30│客庄水資源X流域共同體
►城鄉共同體:客庄水環境治理的幾種思考│王豫煌(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
06 15:40-17:40│客家族群X新城鄉關係
►從地方創生關係人口談都市裡的客家議題│陳玠廷(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介紹:
延續2019年「民族植物」的主題,今年更進一步,以一般民眾為對象,探討(都會)客家如何面對「產業結構」的問題,並且提供學員在田野調查與議題思索上的經驗與方法。
我們劃分6大主題:(1)早期客家山林產業與聚落發展(2)戰後台北客家遷徙、勞動與社群文化(3)都會社群營造、景觀規劃與資源盤點(4)農作產銷、都市農業與友善合作社(5)水資源與農業共同體(6)農業政策、國土計畫與新城鄉關係。
一方面,針對早期台北客家移墾社會,曾經發展出什麼樣的聚落型態與山林產業樣貌,開墾與運用哪些天然資源、水利設施,形成一定程度的互助、共享的(近似)里山模式,而到了日治時期,又面臨什麼樣的劇烈調整、被賦予商貿中心的角色。戰後的客家遷移潮來到台北,以勞動者的姿態謀求生活,這個時期在以植物為主的產業、飲食、職業、山林等,與戰前有什麼樣的變化。這樣的戰後都會客家的性格,讓我們從植物的視角,對於台北(都會)客家一個整體的概念與不同的思考路徑。
另一方面,雖然客家族群過去的移墾社會從生產到自然信仰,都與土地、河川、山林緊密相依的生活模式與倫理意識,但隨著社會變遷而趨於薄弱,農作的範圍也從聚落擴大到城鄉層級的產銷關係鏈結中,某種程度上,客家族群不論因結構變遷而離鄉離土,或是原本即世代定居台北這樣的都會型城市之後,都從原有的生產者身分,轉為勞動者與消費者,但是仍持續與扮演一級生產者角色的原鄉客家之間,以另一種關係型態產生連結與依賴。
同時,環境也比過去遭受更大尺度的範圍及量體,遭受過度開發與破壞,課程也將探討包含台北區域的都會生活圈水資源及河川問題,以及客家為主與其他縣市的河川困境,讓不論是客家社群或一般民眾,能在討論或參與客家議題及客家社群城鄉連結時,不僅只在語言及文化的保存推廣,也能從「流域及城鄉共同體」的角度,培養與提升關注這一面向的視野與方法,讓客家文化復振能夠重新以,更進歩性與公共性的觀念與行動,被傳承與實踐。
最後,我們回到自身生活的環境,在藝文形式連結之外,亦從鄰里社區私人空間或綠地進行連結,透過小型社區改造,包含資源盤點、組織動員嘗試凝聚公共事務參與意識,以此依居住成員性質不同,展現具族群或社群文化特色的社區風景。